灰指甲,医学上称为甲癣,是由皮肤癣菌、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性丝状真菌等引起的指(趾)甲感染,它不仅影响美观,还可能带来诸多不适和健康隐患。了解灰指甲的症状,对于早发现、早治疗至关重要。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说说灰指甲的各种症状。
指甲颜色改变
这是灰指甲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。正常情况下,指甲颜色均匀,呈淡粉色。而感染灰指甲后,指甲颜色可能会出现异常变化。比如,指甲可能会变成白色,这种白色往往不是均匀分布,可能是点状、片状或者整个指甲变白,临床上称为白色浅表型灰指甲。还有的指甲会变成黄色、灰色甚至黑色,颜色浑浊且没有光泽,这是由于真菌在指甲内大量繁殖,分解角质蛋白,导致指甲的质地和颜色发生改变。像长期患有足癣且未得到有效治疗的人,真菌就容易蔓延至趾甲,使趾甲逐渐变黄变厚。
指甲增厚
随着真菌的不断侵蚀,指甲会逐渐增厚。这是因为真菌侵入甲板或甲床后,甲板中的角质物受到真菌的作用而高度增殖,角质物的堆积使甲板增厚。增厚的指甲质地变得松脆,失去了正常指甲的坚韧。比如,原本薄而坚韧的指甲,可能会变得像贝壳一样,有明显的增厚感,用指甲剪修剪时会比较困难,而且修剪下来的指甲碎屑也比较多。而且,增厚的指甲还会影响手指或脚趾的正常活动,比如穿鞋时会感到挤压疼痛,手指在拿取物品时也不够灵活。
指甲变形
灰指甲会导致指甲的正常形态发生改变。指甲可能会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,表面不再光滑平整,而是布满了横沟、纵嵴,就像被砂纸磨过一样。有的指甲会变得萎缩,变得比正常指甲小,甚至完全萎缩消失,只留下一些残根。还有的指甲会出现翘起、卷曲等畸形变化,与周围正常指甲的形态差异明显。例如,在灰指甲的晚期,指甲可能会严重卷曲,与甲床分离,形成一个空腔,这不仅影响美观,还容易藏污纳垢,滋生更多的细菌和真菌。
指甲脱落
当灰指甲发展到严重程度时,指甲可能会与甲床完全分离,脱落。这是因为真菌破坏了甲床与指甲之间的连接结构,使指甲失去了营养供应和支撑。指甲脱落通常会给患者带来疼痛和不便,而且新的指甲生长缓慢,在指甲脱落期间,手指或脚趾容易受到外界伤害。比如,在不小心碰撞到硬物时,没有指甲的保护,甲床就容易受伤出血,增加了感染其他病菌的风险。
并发症状
除了指甲本身的改变,灰指甲还可能引起一些并发症状。由于真菌在指甲周围繁殖,可能会引起甲沟炎,表现为甲沟红肿、疼痛,严重时还会化脓。患者可能会感到指甲周围有明显的灼热感和刺痛感,走路或活动时疼痛加剧。另外,灰指甲患者还可能出现皮肤瘙痒、脱屑等症状,这是因为真菌可能会蔓延至周围皮肤,引起皮肤癣菌病。
了解了灰指甲的这些症状,我们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。一旦发现指甲出现上述异常变化,应及时就医,进行真菌检查等相关诊断,以便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。同时,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,保持指甲的清洁干燥,避免与患有灰指甲的人共用生活用品,预防灰指甲的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