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为了治痘痘,我刷过酸、做过针清、吃过异维A酸,甚至试过所谓的'排毒疗法',前前后后花了5万多,脸却越来越敏感,痘痘反复爆发。"20岁的小雨(化名)坐在重庆朝天门皮肤病医院诊室里,红着眼圈翻出手机里的消费记录。她的遭遇并非个例——在医美市场鱼龙混杂的重庆,无数年轻人正因盲目跟风治疗陷入"越治越烂"的恶性循环。
治痘乱象:90%的人都在交"智商税"
"很多患者来我院前,已经踩过至少3家机构的坑。"重庆朝天门皮肤病医院皮肤科主任王庆华在接受采访时直言,"从生活美容院到非正规医美机构,甚至某些综合医院的皮肤科,都在用'套餐式治疗'收割患者——光子嫩肤+果酸焕肤+中胚层疗法,一次收费上万,却连患者的痘痘类型都没分清。"
王主任透露,门诊中常见两种:一种是过度治疗(如频繁刷酸破坏屏障),另一种是治疗不足(仅靠外用药忽略深层感染)。而根源在于,多数机构未抓住痘痘的核心致病因素——皮肤菌群失衡。
破局关键:治痘先查"菌"
"痤疮不是单纯的'毛孔堵塞',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痤疮丙酸杆菌等致病菌过度增殖引发的炎症。"王庆华主任强调,"我院临床数据显示,83%的顽固性痤疮患者存在皮肤菌群紊乱,但传统检测手段(如肉眼观察、伍德灯)根本无法识别微生物变化。"
重庆朝天门皮肤病医院的皮肤菌群检测技术,通过采集皮损处样本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,能识别12种致病菌比例及耐药性。这项技术让治疗从"经验用药"升级为"靶向治疗"——例如,对伴随马拉色菌感染的炎性痘痘,需联合抗真菌药物;而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,则需采用特定光谱的LED光疗。
真实案例:5万冤枉钱 VS 2000元治疗
小雨的转变始于一次菌群检测。报告显示,她的皮肤菌群中痤疮丙酸杆菌占比高达67%(正常值应<15%),同时存在对克林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。根据检测结果,医生为她定制了"三阶疗法":
菌群调节期:外用含乳酸杆菌的益生元敷料重建微生态;
控菌期:低能量光子+特制壬二酸凝胶都抵制致病菌;
屏障修复期:神经酰胺成分修复受损角质层。
"整个疗程花费不到2000元,3个月后痘痘完全消退,且半年未复发。"小雨翻出治疗前后的皮肤镜对比图,红肿的脓包已被平滑的肌肤取代。
专家提醒:治痘认准"两证一检测"
王庆华主任呼吁,选择治痘机构时务必核实:
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(避免美容院超范围经营);
皮肤科医生执业资格(拒绝"咨询师"替代医生诊断);
皮肤菌群检测能力(拒绝"千人一方"的套餐治疗)。
"在重庆,能同时满足这三项的正规机构不足10家。"王主任透露,重庆朝天门皮肤病医院已建立西南地区皮肤菌群数据库,累计完成超3万例诊疗案例。
最后,王主任强调:"痘痘是病,不是美容问题。与其在网红机构交智商税,不如花200元做一次菌群检测——这可能是你20年来值得的投资。"